查看原文
其他

石楠:融合

以下文章来源于城市规划 ,作者点击关注 >

导读

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在《城市规划》杂志2019年第3期的“编者絮语”中表示,融合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,对于以利益协调为核心任务的规划职业而言,融合发展更是追求的重要目标。


本文字数:1356字

阅读时间:5分钟


前两年有个流行词,叫产城融合,搞规划的多少有点不以为然,因为在规划师眼里,产城融合是天经地义的事,不应该成为话题。后来又有个流行词,叫军民融合,而且被上升为国家战略,令不少规划师刮目相看。


其实,融合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,对于以利益协调为核心任务的规划职业而言,融合发展更是追求的重要目标


有区域层面的融合


所谓的不平衡、不充分,首先表现为客观存在的巨大区域差距,为了实现区域统筹发展的目标,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,从西部大开发,到中部崛起、东北振兴,更有大量的区域政策,从长江经济带,到京津冀城镇群、粤港澳大湾区,围绕既定的区域发展和空间格局优化方向,按照目标精准化、措施精细化、协调机制化的要求,促进形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、主体功能约束有效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、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,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、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、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。


有城乡之间的融合


过去40年,大量农村劳动力长距离流向沿海主要城市的同时,更多的人在附近的城镇务工经商、安家落户,与城市的就业相融合,与城市的资本、市场等要素融合,推动我国城镇化高速增长,让一半以上人口生活在城市地区。近年来实施的一系列户籍制度改革,正是鼓励农业转移人口在就业地扎根,融入城市社会和城市生活。乡村战略的实施,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新契机,资本和技术下乡,与农村的土地、资源和劳动力融合,推动农村经济社会转型,缩小城乡差距


有空间的融合


联合国曾把空间分割视为当代世界城镇化的主要挑战之一,居住空间分异也已经不再是外国特有的现象。避免机械的功能分区,倡导空间包容性,平等关注不同人群的需求,实现公共服务在空间上的均等化,提高空间品质的均好性,促进城市内部不同地区的融合发展,正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。这当中既有都市圈内部同城化的融合发展,也有园区与社区的融合发展,还有边缘区与中心区的融合发展。有通过行政区划整合发展空间,也有通过空间规划推动空间融合,还有通过公共空间缝合空间分裂。


有学科的融合


我国的城乡规划学有浓厚的东方文化基因,吸收了丰富的国际知识体系,举世无双的实践机会更为其提供了无限的学术营养,东西交融、理论与实践互动,成为城乡规划学的重要特色。脱胎于建筑学等工程科学,得益于与人文地理学的融合发展,与经济学、社会学、生态学的交叉,有力地助推其日渐成熟,公共管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的融合,则是当代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,使得这门以理性和技术见长的学科,蜕变为政策性科学,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


当然,融合并不是没有条件的,更不可能一蹴而就。所谓融合,不是合并或吞并,不是拼盘或简单的相加,不是物理作用,是化学过程。


如何从“你是你、我是我”,变成“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”,进而变成“你就是我、我就是你”,


 ✔  需要全局意识、包容心态、转型思路和担当精神;需要着眼于整体最优和体系构建;


 ✔  需要吸纳各方的优良传统和特色基因,扬弃彼此的短处和缺陷;


 ✔  需要加强沟通、协调,求同存异。唯有此,才能真正做到融为一体、合而为一。


我们应该意识到,“融合发展是社会发展重要规律之一”。


本文来源:城市规划(ID:chengshiguihuazazhi)。原文刊载于《城市规划》杂志2019年第3期。


你可能还想看这些


文章精选 | 石楠:寻求生产与消费平衡的发展模式

点击图片阅读全文

石楠:新时代城乡规划学转型升级的思考

点击图片阅读全文

文章精选 | 石楠:以史为鉴,揭示城市发展规律,应对城市发展挑战

点击图片阅读全文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